當前位置:首頁 >> 業(yè)內動態(tài) >> 詳細內容
- 人造皮膚有了靈敏傳感器 病人移植后將恢復觸覺
- 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(fā)表于 2016/6/8
6月6日,由南京工業(yè)大學聯(lián)合《自然》、《自然·通訊》雜志聯(lián)合主辦的《自然·柔性電子》研討會——機遇和挑戰(zhàn)暨“光電子學、材料與能源”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。南京籍華裔女科學家、美國工程院院士、斯坦福大學鮑哲楠教授攜帶人造皮膚最新科學研究成果蒞會。
鮑教授介紹,人造皮膚現已應用于醫(yī)療保健領域,比如測血壓、測溫度。一個類似于創(chuàng)可貼大小的柔性材料做成血壓器貼在手臂上,便可通過手機APP傳輸信息,實現對各類人員的適時監(jiān)控。此外,人造皮膚也可監(jiān)測氣體壓力,在測量腦壓、眼壓等方面有所應用!叭嗽炱つw服務于現實生活的前景非常廣闊。一開始,我們是希望使機器人有觸覺,比如機器人去扶一個人的時候,它會知道手要抓多緊;去拿一個東西的時候,它會知道需要多大的力氣,但這只是其應用的一個方面。”
在日常生活中,這種觸覺的傳感器,可應用的方面也有很多。比如,人造皮膚的靈敏傳感器,可以用在手機和顯示屏幕上,還有以后燒傷的病人,在皮膚移植之后,也能恢復觸覺;還有一個可能的地方,就是駕駛的方向盤,如果安置了觸覺傳感器,在駕駛員很累沒有扶住方向盤的時候,方向盤可以自動感知駕駛員的非正常行駛,然后發(fā)出提醒,這樣也能減少交通事故!
鮑教授領導研制的“靈敏”人造皮膚對機器人科學來說是一大邁進,同時這對人類皮膚移植術以及假肢感知力的改進也有很大幫助。據介紹,鮑哲楠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彈性纖維研究上取得突破,開發(fā)出的人造肌肉不但伸縮性十足,還擁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m.ankoko.cn)
-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,謝謝!
技術文摘